本期公基輕松學的主題是:法律要素(一)。
關注公眾號:事考必勝,每天5分鐘,輕松學公基。
法律要素是指構成法律的基本因素或元素。一般認為,法律由規則、原則和概念三種要素構成。
一、法律規則概念。
法律規則是釆取一定的結構形式具體規定人們的法律權利、法律義務以及相應的法律后果的行為規范。
二、法律規則邏輯結構。
在邏輯結構上,任何一個完整的法律規則都是由假定(條件)、行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構成的。
舉例: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法律規則分類。
1、根據規則的內容不同分為:授權性規則與義務性規則;
(1)授權性規則:職權性(國家機關)+權利性(公民)。
舉例:行政處罰權、公民受教育權。
(2)義務性規則:命令性+禁止性。
舉例:納稅、不得殺人/侮辱誹謗。
2、根據內容的確定性程度不同分為:確定性規則、委任性規則和準用性規則;
(1)確定性規則:內容明確,直接適用。
(2)委任性規則:授權或委托某一機關具體規定。
(3)準用性規則:可以參考或者援引其他法律規則。
(4)舉例:
①《憲法》凡具有中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確定性規則)
②《計量法》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國防科技工業系統計量工作的監督管理辦法,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依據本法另行規定。(委任性規則)
③《商業銀行法》商業銀行的組織形式、組織機構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準用性規則)
3、根據強制性分為:強行性規則與任意性規則。
(1)強行性規則(指導性規則):必須遵守、沒有選擇。
舉例:行政罰款必須上繳國庫。
(2)任意性規則:可以選擇。
舉例:行政復議可書面申請,可口頭申請;孩子姓氏可隨父或隨母。
四、法律規則VS法律條文。
1、法律規則是法律條文的內容,法律條文是法律規則的表現形式。
2、法律規則并非都表現為法律條文。(判例)
3、法律規則與法律條文并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條文都直接規定法律規則,也并不是每一個條文都完整的表述一個規則或者只表述一個法律規則。
(1)一個完整的法律規則可以有數個法律條文來表達。
第二十九條: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第三十二條:本章關于回避的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
(2)一個法律條文也可以表述數個法律規則。
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單選題)刑事訴訟法規定:"在審判過程中,被告人可拒絕辯護人繼續為他辯護,也可另行委托辯護人辯護。"這一規定屬于( )。
3.(多選題)一個完整的法律規范由下列哪些部分組成?( )
4.(單選題)按照規則內容的不同分類,( )是指規定人們有權做一定行為或不做一定行為的規則。
本期試題共5道,全部試題請點擊底部查看原文開始做題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開始做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