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教基輕松學的主題:課程的類型(1)
關注公眾號:事考必勝,每天5分鐘,輕松學教基
課程的類型是歷年教師招聘考試中的重要考點,所占分值比重一直名列前茅,今天我們先學習課程類型的前兩個,重點掌握以下內容:
一、根據課程內容固有屬性,分為學科課程和經驗課程
1、學科課程
(1)基本內涵:學科課程是一種主張以學科為中心來編制的課程,即根據知識的邏輯體系,將所選出的知識組織為學科的課程。學科課程的主導價值在于傳承人類文明,使學生掌握、傳遞和發展千百年來人類積累起來的知識文化遺產。
(2)代表人物:孔子、夸美紐斯、赫爾巴特、斯賓塞等。
(3)優點:①重視每門學科知識的邏輯性、系統性和完整性;②有助于學生在較短時間內學到系統的知識;③有助于組織教學與評價,便于提高教學效率。
(4)缺點:較少考慮不同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系,把每一門學科看成與其他學科互不相關的實體。
2、經驗課程
(1)基本內涵:經驗課程又叫活動課程,是從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出發,以兒童的主體性活動的經驗為中心組織的課程。經驗課程的主導價值在于使學生獲得關于現實世界的直接經驗和真切體驗。
(2)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
(3)優點:①強調學習者當下的直接經驗的價值;②主張在活動中進行教學和教育。
(4)缺點:①容易導致學生忽略系統的學科知識的學習;②容易導致學生忽視知識本身的邏輯順序,影響系統的知識學習。
二、根據課程內容的組織方式,分為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
1、分科課程
(1)基本內涵:分科課程是指從不同門類的學科中選取知識,按照知識的邏輯體系,以分科教學的形式向學生傳授知識的課程。分科課程與學科課程基本上是一致的。
(2)代表人物:孔子、夸美紐斯、赫爾巴特、斯賓塞等。
(3)優點:①重視每門學科知識的邏輯性、系統性和完整性;②有助于學生在較短時間內學到系統的知識;③有助于組織教學與評價,便于提高教學效率。
(4)缺點:較少考慮不同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系,把每一門學科看成與其他學科互不相關的實體。
2、綜合課程
(1)基本內涵:綜合課程是指打破傳統分科課程的知識領域,綜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科領域構成的課程。它強調學科之間的關聯性、統一性和內在聯系,是基于各門學科的內在聯系編制而成的課程,是相對分科課程而言的。
(2)代表人物:懷特海。
(3)基本類型
根據課程綜合的程度不同,分為四個基本類型
①相關課程
由具有實際聯系的各學科組合在一起,但同時保持原來學科的劃分,組成的各相鄰學科的課程,如語言與歷史,歷史與地理,數學與物理、化學,物理、化學與生物等。
②融合課程
由若干相關學科組合成的新學科,如把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遺傳學融合為生物學。
③廣域課程
合并數門相鄰學科內容而形成的綜合性課程,如有的國家把地理、歷史綜合成“社會研究”課程,把物理、化學、生態、生理、實用技術綜合成“綜合自然科學”。
④核心課程
以問題為核心,將幾門學科結合起來,并謀求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
(4)優點:①體現了文化和學科知識間相互作用、彼此關聯的發展需求;②有利于學生把來自學術與非學術領域的知識、技能整合起來,解決現實中的種種問題;③有助于減少科目繁多的現象。
(5)缺點:①忽視每門學科自身的邏輯;②在教材編寫、教師授課及學生評估方面存在困難。
2.(單選題)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在總體上都服從于整體的課程目標,但二者有著明顯的區別。下列有關學科課程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3.(單選題)下列對當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設置特點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4.(單選題)新課程整體設計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在初中階段( )。
本期試題共5道,全部試題請點擊底部查看原文開始做題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開始做題
上一篇:064.課程概述
下一篇:066.課程的類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