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教基輕松學的主題:課程設計的概念及模式
關注公眾號:事考必勝,每天5分鐘,輕松學教基
課程設計的兩種模式在考試是一個重點知識,經常考到地位型的單選題,理解性的單選題和多選題,掌握好該部分知識,方便在考試中脫穎而出。重點掌握以下內容:
一、課程設計的概念
課程設計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有結構地產生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及教科書等的系統化活動。
二、課程設計的模式
(一)目標模式
1、代表人物
泰勒。
2、方法論基礎
博比特的“活動分析法”。
3、基本觀點
泰勒提出了關于課程編制的四個問題,即“泰勒原理”,可概括為目標、內容、方法、評價。
(1)確定目標一一學校應該達到哪些教育目標?(最重要的)
①教育目標的三個來源:對學生的研究、對當代社會生活的研究、學科專家對目標的建議。
②教育目標的兩個篩選原則:一是學校信奉的教育和社會的哲學,即最基本的社會價值觀;二是學習心理學所提示的選擇教育目標的準則,即學校的教育目標應當是根據學習心理學可能達到的。
(2)選擇經驗——提供哪些教育經驗才能實現這些目標?
有助于達到目標的學習經驗所必備的四個特征如下。
①有助于培養思維技能的學習經驗。
②有助于獲得信息的學習經驗。
③有助于形成社會態度的學習經驗。
④有助于培養興趣的學習經驗。
(3)組織經驗一一怎樣才能有效地組織這些教育經驗?
(4)評價結果——我們怎樣才能確定這些目標正在得到實現?
一般的評價程序共有四個步驟:①確立評價目標;②確立評價情境;③編制評價工具;④利用評價結果。
4、基本評價
目標模式提岀并發展了一種至今最具權威的、系統化的課程設計理論,為課程設計的探究奠定了基礎。
(1)優點:①提供了可用于修改課程計劃的反饋方式;②具有較強的操作性;③把課程評價關注的焦點轉向整個課程方案。
(2)缺點:①忽視了實際教學情況;②降低了師生在教育過程中處理問題的自主性;③對于無法被觀察和測量的行為目標無法檢驗。
(二)過程模式
1、代表人物
斯騰豪斯。
2、基本觀點
課程開發的過程模式是通過對知識和教育活動的內在價值的確認,鼓勵學生探索具有教育價值的知識領域,進行自由自主的活動。
3、基本評價
(1)它強調教育的功能在于發展學生的潛能,使學生自主而有能力地行動。
(2)它強調過程本身的教育價值,主張教育過程給學生以足夠的活動空間。
(3)它強調教師和學生的交互作用。
2.(單選題)學校課程與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是( )。
3.(多選題)現代課程論的代表人物泰勒在《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中,提出課程編制要考慮( )。
4.(多選題)現代課程開發理論中的經典"泰勒原理"所回應的問題有( )。
本期試題共5道,全部試題請點擊底部查看原文開始做題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開始做題
上一篇:067.課程理論
下一篇:069.課程目標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