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教基輕松學的主題:課程目標的設計
關注公眾號:事考必勝,每天5分鐘,輕松學教基
本期知識點一般以單選題為主,重點掌握以下內容:
一、課程目標的內涵
課程目標是指課程本身要實現的具體目標和意圖。它規定了某一教育階段的學生通過課程學習以后,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期望實現的發展程度。它是確定課程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的基礎,是指導整個課程編制過程最為關鍵的準則。
二、課程目標取向
1、普遍性目標取向
普遍性目標是指根據一定的哲學或倫理觀、意識形態、社會政治需要,對課程進行總括性和原則性規范與指導的目標,一般表現為對課程有較大影響的教育宗旨或教育目的。它對各門學科都有普遍的指導價值。
2、行為性目標取向
行為性目標是以設計課程行為結果的方式對課程進行規范與指導的目標,它指明了課程結束后學生自身所發生的行為變化,具有目標明確、具體和可操作的特點。
3、生成性目標取向
生成性目標不是由外部事先規定的目標,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隨著教育過程的展開自然生成的目標。它關注的是學習活動的過程,不像行為性目標那樣重視結果,而是強調目標的適應性和生成性。
4、表現性目標取向
表現性目標是指在教育情境中每一位學生個性化的表現,是生成性目標的進一步發展。它關注的是學生的創造精神、批判思維,適合以學生活動為主的課程安排。
三、確定課程目標的依據
1、學習者的需要
課程的價值在于促進學習者的身心發展,因此,學習者的需要是確定課程目標的基本依據。
2、當代社會生活的需求
學校課程要反映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當代社會生活的需求是課程目標的基本來源之一。
3、學科知識及其發展
課程內容來源于一些主要學科的知識,因而課程目標的實現必須以學科為依托,即在確定課程目標的過程中首先要考慮學科本身的功能。
2.(單選題)一般來說,完整的課程目標體系包含三類,分別是( )。
3.(單選題)行為主義者將刺激---反應作為行為的基本單位,認為學習就是刺激反應之間的聯結,下列說法中不符合該原理的是( )。
4.(單選題)課程的( )是指學生在從事某種活動后所獲得的結果。它關注的是學生活動中表現出來某種程度上首創性的反應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規定的結果。
本期試題共5道,全部試題請點擊底部查看原文開始做題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開始做題
上一篇:068.課程設計的概念及模式
下一篇:070.課程內容的組織方式